【旅游】“乡村记忆”传统村落南流泉村

【旅游】“乡村记忆”传统村落南流泉村

时间:2016-12-02 10:27:46 信息来源: 点击: 次

  

 

  南流泉村位于沂源县东南32公里处的张家坡镇境内,全村地域面积10.44平方公里左右,耕地4058亩,山滩550亩,属山岭地带。以经营林果业为主,产苹果、葡萄、桃、枣、花椒等。现有1025户、3236人,其中王姓村民占总人口的97%,是沂源县至今保存完好的古村之一。这里历史悠久,人才辈出,风光旖旎,古迹众多,文化底蕴深厚。
  村名颇有来历。货郎崮北,帽盒顶南;北高南低,一河横贯;云蒸霞蔚,气象万千。王氏祖先,独具慧眼,迁徙于此,掘地为泉,泉水南流,命村流泉。泉水潺潺,水质甘甜。居此宝地,子孙繁衍;男耕女织,种植生产。流泉汩汩,一分为三。担水之声,紧接慢赶。户户缸满,家家炊烟。泉水清洌,水草连绵;红鲤相戏,金蟾守边。春夏之交,挑水灌田;秋冬时节,水雾弥漫。流泉周边,历经修缮;凿石为壁,砌石为垣。宝泉史久,义士守管;百姓生命,黎民之源;无论旱涝,流泉未干;恩泽世人,惠及万千;神泉之灵,饮水思源;勒石为证,史载万千。


  自王姓先祖大祥搬到这块风水宝地以后,可谓家发人兴,人丁兴旺。最鼎盛的清朝乾隆、嘉庆时期,就出了9户大户人家。目前该村保留下来的大量的古色古香的窨子天井屋,都是那时修建。这些屋舍多为砖瓦结构,封火鳌头,气派非凡。清朝时期,该村人才辈出,文武双全,其中得秀才以上功名人物达22人之多。
  古村的文化底蕴集中表现在民俗文化、革命文化、名人文化、福寿文化、和谐文化五个方面,其韵味当是乃至整个鲁中地区文化风情的特写。
  从现存的史料和口碑资料中调查发现,古村有人居住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了。(墓群位于淄博市沂源县南流泉村东南的“家前地”,分布面积约7300平方米,属山前坡地,相对平坦,在其南部黄土断崖处有墓暴露,二普记录为土坑竖穴墓,曾出土陶罐、壶、盆及铜剑等,现在仅在地表采集部分陶片,时代应为战国。)千百年来,人民在这里躬耕细读,繁延生息,不仅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居住、工艺、饮食等物质民俗,也创造了让人叫绝的节日、礼仪、信仰等精神民俗。形式多样、内涵丰富的民俗风情久沿成习,传而不衰,成为古村历史文脉的现实载体。


  文化生态良好。古村背依青山,对面坡田层叠,远处山峦环绕,山脚与田畈之间穿行淙淙溪水,山如屏障,水似玉带。聚族而居的王姓村民,对这方风水宝地无疑珍爱有加。古村虽经过历史风雨的浸淫,遭受时代炮火的洗砺,以及“文化大革命”的劫难,蒙受了不少损失和破坏,但很多文化符号、文化基因、文化形态仍得以承传至今,光彩照人。寨堡老墙虽已毁坏不少,但透过断壁残痕,抚摸墙石堡基,依稀可见古村当年高大夯实的雄姿丽态。村中古巷,现在仍固若金汤,牢不可破。“文革”时“破四旧”以石灰、黄泥覆盖的“小资情调”——大门题字、楹联以及门墙花、鸟、鱼、虫水墨小画,依然凝结着古村昔日的品位。
  古民居建筑完整。最古的民居距今约三百年,宅门上题“福禄”门楹,为王姓先祖科举获功名后所建。古村民居大多建于明清时期,一般墙高三丈,一律封火青砖砌成,一律呈几何等边以斜角开墙为门,墙内一律为窨子屋,两侧等高厢房相连,中留敞亮天井,似北京“四合院”;中堂较两侧房间阁楼略升,与天井呼应,高大敞亮;每间房皆镶镂花木窗,木壁雕龙画凤、刻走兽飞鸟及花草,天井底或铺整块石板,或嵌各种几何图状石块,天井常架条形石块于坑上。像这种较完整的建筑在该村尚有10余栋。有的虽遭不同程度的破坏,但只要稍加修复,基本可重现旧貌。过去,这里还建有戏楼、宗祠、庙宇、牌坊(旨门)、商铺,可惜都已只剩下遗迹了。
  民间工艺丰富。古村的人们有着共有的印染、剪纸、雕画、挑花、刺绣、扎花、绘画、纳袜底、打鞋垫、织彩带等民间工艺习俗。以前,这里人们的衣服、被褥、门帘、蚊帐等生活用布,都是自纺自织的家织布。他们将“喜鹊窜梅”、“双龙抢宝”、“凤戏牡丹”等花纹印染于布料上,就成了耐用、不褪色的印花布。妇女们对桃花刺绣更是得心应手,针到活成。戴的帽子,穿的衣服,睡的床帏,垫的袜底,都是她们心灵手巧的艺术什物。在村里,至今还有老人、妇女在家挑花绣花,将一件件精美的绣花头巾、枕套等工艺品销往村外,颇有市场。遗存在村里的木雕、镂柱、石刻、墙画等等,也大都是本村的能工巧匠们艺术成果的汇集。之所以蕴藏着如此丰富的民间工艺财富,主要得力于这里自古耕读成习,节俭持家、爱美求美的历史传统。
  节日习俗独特。岁时节日是民俗文化的形象演绎和重要构成。古村传统节日活动除了中国全民族性的春节、清明节、中秋节、重阳节之外,还有以往还盛行一种颇具特色的节俗活动,叫“打青醮”,即一种“做道场”的祭祀活动,既有儒教的正统,又有释教的超然,也有道教的神秘。一年四季都兴做,尤以“春祈秋报”为主,但时逢农历五、六月,如遇天旱久晴不雨,禾苗干枯或病虫成灾,夏季也做道场。其中的秋季道场隆重、壮观,一般放在秋收完毕后进行,旧称“人命道场”。由村里一名或几名首事(头人)出面与众商量,筹粮措款,安排事宜,时间为三天。第一天请来先生(儒家文人)、道士做准备布置场所;第二天早晨悬幡升五色彩旗,白天道士行法事,敲木鱼,念经卷;第三天,祭祀神灵,祈求天公神灵保佑四季五谷丰登,一生吉祥平安。
  表演艺术活跃。艺术源于宗教,由于节俗文化独特,历史悠久,这些带有宗教意味的祭祀、庆祷、娱乐等节日习俗往往伴以特定的器乐演奏,都会举行不同形式的歌舞和戏剧活动。这里每年都在村里竖起一个大戏台,请外地、本村的戏班从正月起,一直唱演到二月间做阳春时才停止。演出时常常是上千人聚在一堂,看不释眼。从腊月至正月为该村唱戏演出的高峰期。他们上演最负盛名的地方戏剧品种要数京剧,代表剧目有《空城记》、《失街亭》、《穆桂英挂帅》等。演戏的主角有王翠文、王佩伦、王佩余、王春等人。他们大多从十几岁开始学艺,还言传身教,不忘培养本村演戏的接班人。成立于民国时期的剧团,他们的演出的足迹遍及四邻八乡,他们常常是先演戏,待民众看了满意后再付报酬,几乎每到一处,都唱红走俏,倍受欢迎,往往在一个镇演出常常一演十天半月尚难辞行。其中剧团自创的“十三锣”已准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。这里的人还有习武的传统,历史上就出现过王汉章武秀才,不过他们习武旨在自卫和强体健身,并融入戏曲表演的武功中,留下了不少佳话趣闻。
  今后,做好古村落保护工作。该村建村历史悠久,明末清初建村,距今已350多年,村内多石屋、古巷,有古泉、祠堂、老戏台、明清旧宅等,属于典型的古村落,需要加大保护开发力度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在征求县镇相关部门和村内意见基础上,我们决定对该村实施古村落保护。一期先对古泉和王氏祠堂进行保护性建设,整修、建亭、围护、刻碑等,对王氏古祠堂实施修缮和维护。